一、专业介绍
1、培养层次:高起本
2、专业名称:法学
3、专业代码:030101K
4、学习形式:业余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以及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健全的职业人格、强烈的法律职业认同感。
3.具有服务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和承受各种压力的心理素质。
5.具备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二)知识目标
1.掌握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与行政诉讼法学、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等法学基础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系统深入地掌握该方向的知识体系。
2.掌握法学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博的专业知识。
3.具有求实创新精神、社会科学素养、公正法治品质、综合分析能力。
4.掌握法学类专业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
5.了解中国和相关国际法律、法学的理论前沿,把握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
(三)技能目标
1.获取法学知识的能力:具有独立自主地学习并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能根据本专业不同的任务检索相关文献;掌握法律文书、专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领。
2.实践能力:具有在获得相关法律基础知识与法学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践中遇到的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3.创新能力: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法学及相关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一定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
4.综合素养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研究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四、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学制5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但累计修业时间不低于5年、不超过8年。
五、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1.主干学科: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经济法。
2.主要课程:宪法学、法律逻辑学、中国法律史、法理学、民法学(总论)、民法学(分论)、刑法学(总论)、刑法学(分论)、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与行政诉讼法学、商法学、合同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法律职业伦理等。
六、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以下几个方面:
1.公务员:主要包括检察官、法官、行政机关公务员。司法考试可以说是法学专业毕业生最重要的考试,这个考试过关率在30%左右。想进入公、检、法这样的单位,除了需要通过司法考试以外还要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
2.律师:是法律专业的对口领域,是很多年轻毕业生的主要选择。目前我国对律师的从业资格采取的是严格准入制度,必须通过全国司法考试。
3.公司法务人员:也是目前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最集中的一部分,主要服务于企业的法律事务部、法律咨询部以及知识产权部等。例如,各大国企、银行、外企、一些大型的私企,公司内部都会设有法务部门,专门处理企业所涉及的法律事物。还有一部分供职于政府的法律事物部门。